您的位置:首页 >观察 > 正文

万木成林的林下中药材种植基地 永平县龙门乡多方带动农户增收

“要随时观察重楼叶片,了解生长情况。”“拔草时候要细心,按着地里的松毛,别把幼苗的根带出来。”在永平县龙门乡大理为民中草药种植有限公司的种植基地里,一堂田间“小课堂”正火热开展,公司副总经理王云指导10多名工人为重楼除草。

夏日炎炎,一株株长势正旺的重楼伸展着叶片,在顶端蓄起花苞。

2013年,王云和合作伙伴在了解中药材市场前景、种植环境要求后,经考察,看中了永平县拥有72.88%的森林覆盖率、150多万亩核桃种植面积等优势资源,成立大理为民中草药种植有限公司,在龙门乡大龙午村建设林下中药材种植基地。在“有机种植、生态环保、回归自然”的种植理念指导下,通过高原林下中药材仿野生栽培模式,打造绿色、生态的林下中药材仿野生种植基地。

弹指一挥间,王云扎根在大龙午村快10年了,通过引进先进中药材种植加工技术,依托云南中医药大学、大理大学等院校指导,发展好林下中药材种植,公司成为大理州中药材种植养殖协会会长单位、云南省中药材种植行业协会理事单位、云南白药集团滇重楼同心计划合作基地,并获得云南省林业产业龙头企业、云南省中药材科技示范园等荣誉称号。目前,公司种植重楼380亩、黄精80亩、三七140亩,建成育苗基地及大棚70亩,每年可提供重楼及黄精种苗1000万苗以上,2021年,营业收入达8400万元。

王云说,现在的成绩,离不开县、乡、村的指导与支持,公司希望的不是“一枝独秀”,而是“万木成林”,在脱贫攻坚战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带动农户增收。

大龙午村阿绍厂小组的村民字正亮一家4口都在基地务工,闲暇之余,他还在公司的指导下,将自家空闲的林地、庭院腾出来种上中药材,让林间空地成为能生金长银的“绿色银行”。

龙门乡大龙午村新寨小组村民张会新从基地建设起就一直在这里务工。在家门口就能上班,每月收入近2000元,她对这份工作很满意。“我有空就来打工,一天能赚90元,一年下来也能赚2万多元。”张会新说。

与张会新一样,在基地务工的村民还有160多人。每年基地季节性用工近2万人次,支付村民务工工资140多万元。在王云看来,除务工收入外,大家盘活林地资源让土地效益增倍,也是增收的重要“抓手”。今年,王云计划带着周边农户一起种植周期短的当归、续断等中药材,将永平“云药之乡建设县”的名气越打越响,让“绿色银行”带富村民。

近年来,永平县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依托林地面积303万亩、森林覆盖率高的生态资源,激活林业生态的“绿色细胞”,让“林下经济”风生水起。通过林药、林菌、林茶、林魔芋等发展模式,共利用林地面积63.63万亩,产值63亿元,亩产值为985.6元。目前,全县“核桃+”为主的林下经济已初具规模,林下经济规模位居全州第一。

关键词 云药之乡建设县 林下经济 绿色细胞 有机种植 中药材仿野生种植基地

热门资讯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