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六月,万物葱茏。福建省科技馆内一片生机盎然。水果黄瓜、叶用枸杞、红豆苗、香韭等各色农作物争奇斗艳,无土基质栽培、、自动化精准滴灌、LED植物生长灯等现代农业技术更是让观众大开眼界。
这是由省科技馆联合省科技馆数字农业分馆共同举办的特别展览“迷你菜园”,也是省科技馆加强与分馆资源融合共享、拓展多元化科普服务供给举措的新落地项目。不少携孩子前来参观的家长对此大加赞赏:“把菜园子搬进科技馆里,这种科普方式非常好。”
近年来,省科协不断深化科普资源供给侧改革,在充分发挥省市县科技馆优质科普资源作用的同时,积极推行“科技馆总分馆制”,规划布局、遴选认定一批专业分馆,引导社会力量多渠道参与科技馆体系建设,不断提升服务的可及性、精准性和有效性,有力推动全省科普事业发展。
跨界合作 拓展领域扩大规模
“我们每年都会进行分馆认定工作,综合评估各申报单位的基础条件、建设方向、地域特点、行业特色等要素,分批次遴选认定分馆,逐步扩大分馆的专业覆盖面。”省科技馆相关负责人介绍。
目前,我省已认定了动物科学分馆、地质科学分馆、中医药分馆、核电科技分馆、石材科学分馆、建盏文化分馆、电力分馆、气象分馆等19家省科技馆分馆。总馆及其分馆室内展示面积达9万平方米,室外展示面积54万平方米,展品5700余件。
省科协聚焦社会特色科普资源,通过分馆认定与建设工作,进一步整合高校、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科技社团等社会各行业科普力量,变“独唱”为“合唱”,带动社会力量加大科普场馆建设投入,推动特色专业资源科普化并向公众开放,有效拓展了多元化科普服务供给。
完善机制 规范建设提升水平
为了提高分馆规范化、专业化建设水平,省科协指导出台《福建省科技馆分馆认定与管理办法》,对分馆建设的资质条件、权利义务、评审认定、管理考核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在场馆面积、开放天数、展品展示、教育活动、接待人数等方面发挥指导作用。
省科协还积极争取省财政设立专项经费,每年遴选25个优秀社会科普场馆给予资助,支持各分馆开展科普活动、开发科普资源、培养科普人才、完善科普设施等。
2021年11月6日,省科技馆分馆交流活动在省科技馆举办。来自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保护研究所、三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等15家省科技馆分馆的24位代表,围绕场馆运营和科普活动开展情况进行了经验分享。“在会上与各兄弟分馆就如何提升科普服务质量、培育科学教育人才队伍、提升场馆影响力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和展望,真的受益良多。”来自地质科学分馆的与会代表深有所获。
省科协通过定期召开分馆工作会议和交流座谈会等举措,结合全省科普场馆建设培训、科技辅导员培训、科技辅导员大赛等活动,为各分馆的交流合作、人才培养等搭建平台,提升分馆科普服务能力。
在省科协的指导和省科技馆的直接推动下,去年12月,核电科技分馆与化学分馆签订了科普合作共建协议,并联合举办了“优‘化’强科技,降‘碳’添新绿”科普专题活动。这是省科技馆探索分馆科普资源、科普活动共建共享和联动机制的一次成功试水。“我们长期面向公众开展核科普宣传,但是在建立核科普宣传体系、推出优质的科普产品方面,我们还在探索。”核电科技分馆负责人、福清核电党委宣传部部长成利表示,与化学分馆合作,不仅是因为学科方面有所交叉,更是取长补短、相互取经的需要,“希望以共建为契机,密切交流联系,通过共同开展活动,打造一系列科普品牌活动,共同提升科普服务能力和水平”。
汇聚特色 丰富内涵激发活力
2021年暑假,省科技馆首次携手3家科技馆分馆——福建省中医药大学中医药博物馆、福州大学化学实验教学中心、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数字农业研究所共同举办“奔跑吧,探索者”科学夏令营,充分发挥“馆馆结合”优势,将科普活动搬到了博物馆、实验室和种植棚内,深受青少年青睐。
近年来,省科技馆充分联动19家分馆单位特色资源,共同举办了“美丽生灵·礼赞百年”动物摄影作品展、“做一天马可·波罗:发现丝绸之路的智慧”等主题展览,开发“虎年话虎”“核电科普展”等展项,开展青少年科技研学活动,联合核电科技分馆成功举办全国科技馆联合行动“低碳减排”分主题活动……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包罗万象的特色展项,充分展示了我省在农业、化学、生物、地质、材料、航空航天等领域所取得的科技进展,打破了科普资源馆际壁垒,形成科普合力,更好地满足公众的科普需求。
同时,省科技馆还着力推进研究型科技馆建设,去年12月与石材科学分馆共同发布了全球迄今为止科学记录最完整的恐龙胚胎化石,该研究成果发表在《iScience》杂志。今年5月,该分馆又在国际学术刊物《BMC生态与进化》上发表鸭嘴龙类胚胎化石的研究成果,轰动海内外。学术研究的推进,有效扩大科技场馆的内涵与外延,为我国科技馆科技藏品收集、研究与传播拓展了新视野,提供了新启迪。
省科协还充分发挥福建区位优势,加强与台湾自然科学博物馆、台湾科学教育馆等科普场馆的交流合作,多次联合举办“海峡两岸科学嘉年华”活动,同时,持续举办好两岸科普交流座谈会,组织省市县科技馆及分馆代表参与互鉴研讨,推动两岸现代科技馆体系融合发展。
如今,在省科技馆示范带动下,福州、泉州、三明等各设区市科技馆也大力推进分馆建设工作,全省已认定省、市科技馆分馆34家,覆盖33个专业(行业),立体协同、多元融合的全省科技馆分馆体系初步建成,社会公众对优质、专业展教资源的可及感、满意度大幅提升,得到普遍赞许。
接续探索,未来可期。省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林学理表示,省科协还将进一步完善社会科普资源共建共享体制和运行机制,大力推动省市县各级科技馆分馆建设,不断扩大科技馆分馆规模,利用分馆把优质科普服务延伸至基层,让科技馆触手可及,点燃更多科技创新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