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关注 > 正文

“柳堤清韵”翰墨香——略谈彭岷胜诗集《柳堤清韵》的绝句美

绝句是我国古诗的最简形式(仅四句)。南北朝就有了,但作为一种诗歌体裁,它完善定型于唐朝。绝句表明了一首完美的诗所能达到的浓缩极限。  

我们知道,时间有春夏秋冬四季,空间有东西南北四方,城墙有四门,房屋有四角。“四”这个数字,代表着周而复始一个轮回,是向度结构的最小单位。就诗来说,唯有四句,才能形成语言的上下对偶、前后照应;才能达到音韵的抑扬起伏、自然流转;才能运用比兴、虚实等多种笔法,才能照顾形与神、情与理各个方面;才能囊括起承转合的格局。因而,绝句成了很多诗词爱好者和职业诗人创作中经常运用的一种诗歌体裁。  


(相关资料图)

我想,童心犹存、诗情常在的彭岷胜老先生是十分喜爱绝句诗并身体力行地积极创作这种诗体的爱好者。  

《柳堤清韵》全书共收集诗词约215首(篇)。其中,绝句有130首(七绝101首、五绝29首),占全书总篇目的60%。这说明,绝句在《柳堤清韵》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我认为,无论从量还是从质方面论,绝句在诗集中都双双占优。它可读、可诵、可品,具有炽热的诗情、浓厚的诗意、甘醇的诗味。简而言之,在《柳堤清韵》中,它是最美的。  

《柳堤清韵》中的绝句美,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形象美。如《云门山寺》(藏头诗):“云淡风轻景色幽,门迎墨客聚诗楼。山花溪水情怀暖,寺内钟声几度秋。”诗中形象的巧妙组合,具有强烈的画面感。前一句概括写景,接着写诗人进入寺门,在优美的景色里聚会,心情自然是愉悦的。这里,有人、有物、有景。第三、四句又回到景中,先外后内。最后由寺内悠扬的钟声想到它的历史悠久和静雅的环境,给人一种幽静恬美的感觉。全诗紧扣“景色幽”三字来写。  

又如,《五绝·秋游二》:“秋日艳阳天,和村现眼前。兰亭留倩影,蜂蝶舞蹁跹。”短短四句,二十个字,口语一般通俗易懂。作者通过视觉和切身感受,用“兰亭留倩影”,表现对美丽乡村——和村的赞美和留恋之情。  

《柳堤清韵》中的很多绝句都能用形象来构思谋篇,营造诗意。诗中的形象看似平常,却具体可感、可触,具有美学意义。这些看似零散的形象,经过作者别出心裁的剪辑、组合,再加之用主线的巧妙串联,便形成了诗的美感。  

二是情思美。这类作品主要体现在离别、聚会以及怀念的绝句中。如《七绝·挚友》:“京华往事未成烟,岁月情怀总挂牵。把盏秋风同一醉,斜阳芳草胜从前。”朗朗上口,一气流走。既有形象,又有情致,第一、二句给人一种京华往事还在心中、过往岁月犹萦心怀的感慨。尤其第三、四句很有诗味:既交代了时令(秋日傍晚),又点出了与挚友相聚把盏的环境和眼前景色(秋风、斜阳、芳草),在这样的时令、这样的景色中与友人把盏言欢同饮,自然是百感交集。它既有对白驹过隙般的时光流逝的由衷感叹,又有对今朝胜往昔的无限感慨。再如《同窗聚会》:“弹指春秋一瞬间,韶城阔别又回还。童真往昔依稀梦,品茗围台话未闲。”同窗聚会,原本是生活中司空见惯的常事,但经作者这么一写,就在平常中显得不平常。你看,过去的时光、童年的往事还像梦一样依稀可见,成为席上品茗的不尽话题。这里,有对昔日同窗之情的留恋,又有对当下时光的珍惜。这种情思是美的,具有共同的审美价值。  

请看《七绝·悼念李文诗翁》:“翘楚诗朋驾鹤西,悲风苦雨杜鹃啼。银球韵律长留恨,梦念师恩落泪凄。”先写悲情,再叙怀念。写悲,不写自己如何悲,而是借“悲风”“苦雨”“杜鹃啼”来抒发悲情;叙怀念,选取两件具有典型性的小事——打球、切磋诗艺来表现自己与逝者生前深厚的师生情谊,然而,现在这一切都一去不复返了。那种怅然若失、愈悲愈忆、愈忆愈悲之情,便在作者心中肃然而起,百感交集。诗写得情真意切,感人至深。  

感情是诗的生命。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彭老先生深谙此理。他的五言和七言绝句大都写得情意深长,耐人寻味,具有“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的况味。  

三是意境美。《柳堤清韵》有很多可读性较强的诗篇,它们大都有着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意境。我认为,最为突出的当推其中的一组“谜语诗”。我以为,诗集中的谜语诗其实就是咏物诗。作者把所咏之物当作谜底“隐藏”了起来,可见用心良苦。这是一组通过某种具体的实物来开掘它的属性特征,寄托作者在这些属性特征中所持有的肯定或否定、歌颂或讽刺等不同态度,从而达到了使诗歌较为含蓄、较有神韵的境界。读者如果在读了这些谜语诗后,能毫无障碍地猜出它的谜底来,那就说明诗是写得很到位的,就是说,它不仅有形,而且有神,形神兼备,还有作者的某种寄托。我读这些谜语诗的情况就是这样(尽管作者把谜底附在了书后,但我读完一首诗后,并不去翻看,而是根据诗句所提供的线索和蕴含的信息去猜想谜底;结果证明,我每次猜想出来的谜底都与作者给出的答案一致)。  

如《七绝二》:“蜂蝶为媒云写画,人前亮丽耀光华。甘霖沐浴君娇艳,春色融融入万家”(花)。通过“蜂蝶”(关键词)、“甘霖”、“春色”等的组合,来状写“花”,有形,也有神,同时,还表达了作者对花的喜爱之情。  

又如《七绝四》:“君临大地寂清秋,云淡星稀乐自留(由)。圆缺阴晴多变幻,惹人欢笑惹人愁”(秋月)。这里,“云淡星稀”和“阴晴圆缺”是关键词。有境、有意,意由境生,境由意出,意境优美。  

类似的还有《七绝六》:“车炮无声马断粮,行游纸上(楚河汉界)有文章。与君对弈多情趣,哲理人生自品尝”(下棋)。作者写了大量关于象棋的诗,其中不乏对人生哲理的感悟——棋如人生、人生如棋,此首便是。  

又如《七绝五》:“王嫱当日别家邦,万缕愁思前路茫。一曲乡音君作伴,胡笳声响断回肠”(琴)。这首诗,愁绪缕缕,情思绵绵;有形象,有寄托,有诗意(表达一种在凄婉哀伤的情境中与对象的不离不弃,可以指物,也可以指人),是一首成功的七绝之作。  

意境美是诗词创作所追求的大美、至美,也是衡量一首诗歌、一阕词质量高低、优劣的标尺。《柳堤清韵》中的绝句十分注重对诗的意境美的执着追求和精心营造。我们读其中的五言、七言绝句,确实看到了作者在这方面作出的努力和尝试以及取得的可喜收获。  

综上所述,《柳堤清韵》中的绝句诗简洁精炼、清新隽永、通俗晓畅,具有形象美、情思美、意境美的特色。如果说《柳堤清韵》是一曲华美的乐章,其中的绝句诗就是一串美妙、悦耳的音符;如果说它是一篇美文,绝句诗就是其中的金句;如果说它是一段欢腾着、流淌着的诗词小溪,那么,在阅读的春风吹拂下,它就会在我们的心湖上泛起层层美丽的浪花……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期盼彭岷胜老先生在诗词创作路上,坚持自己的风格,不断吸取古诗词的“源头活水”,老当益壮,行稳致远;进一步在绝句诗的立意、跳脱、灵动上锦上添花,更上一层楼,定能创作出包括绝句在内的更多、更精、更美的诗词作品,我们相信并且充满着期待。  

最后,我谨以一首诗作为结尾:

读彭岷胜先生《柳堤清韵》(七律)

柳堤三月拂东风,清韵华章听不穷。

春水红蕖江畔灿,秋霞丹橘苑边丰。

谁家巧作动情语,何处高悬炫目虹?

回首词林百千手,韶音曲曲一诗翁。

关键词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