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经济 > 正文

焦点简讯:港股正转向新估值模型 机构:现在可超配港股成长股!

财联社3月20日讯(编辑 周新旸)在过去疫情扰动、地缘冲突、流动性等宏观不确定性下,港股的定价模式也随之不断调整。

浦银国际最新的研究观点认为,港股市场主要表现在不同板块和风格标的之间的估值差、价格敏感度差别等指标的反复震荡。去年Q3之后,随着防疫政策调整、海外流动性紧缩的缓和,多项指标显示,港股正在结束此前的调整期,逐渐找到新的估值模式。

新估值模式测算下,浦银国际认为当前成长股估值或被低估。其中,IT和通信服务板块估值或显著低于应有水平,公用服务和医疗板块由于新能源和生物科技等成长性赛道的影响,板块估值也有上修空间。


【资料图】

结合目前防疫政策调整后的基本面修复、通胀下行显现、流动性紧缩的缓和,成长股因其高市场Beta或有更大的估值修复空间。估值低估叠加宏观推动,成长股或存在更大机会。

从风险角度出发,浦银国际建议,可在MSCI中国指数或恒生指数成分股中,超配港股成长赛道。

经历两种估值模式

以估值中枢和估值分化两个维度的指标来刻画港股市场2016年以来的走势,可以看到以2019年底疫情暴发为分界点,港股呈现出两种截然不同的估值分布模式。

港股过去呈现出两种截然不同的估值分布模式。2016年以来,港股市场,经历了两种估值模式:

低分化:2019年之前,港股板块分布中金融等传统行业占比大,市场呈现出估值低分化的特征;

高分化:2019年底开始,随着科技巨头回港上市,叠加整个防疫周期对互联网行业的影响,港股市场成长股和价值股间呈现出显著的行为分化,市场上行时,成长股相对价值股表现出巨大的估值分化,并在市场下行时回撤更剧烈。

2022年Q3之后,港股在过去的两种模式之间寻找新的平衡点

2019年之前传统行业主导下的估值低分化模式难以重复,主要由于港股板块分布经历重大调整,成长赛道占比扩大;

2020至2022年之间的估值模式抑或难以重复,主要考虑到行业监管、流动性问题及此前大起大落对市场情绪的影响,对于成长股,市场比之前更谨慎,其超额收益或较2020年市场上行时收窄,而下跌时的回撤空间也同样被压缩;

当前估值分布数据显示,3Q22之后,港股正在沿着此前两种模式之间的平衡状态演化,而随着波动率等风险指标高位回落,或表明港股找到了平衡成长性与风险的新估值模式。

关键词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