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你印象中的老师,是什么样?
(相关资料图)
是手执粉笔、不苟言笑?还是伏案疾书、严谨犀利?
这一次,我们想带你推开教室的门,去看讲台之外,那些藏着烟火与热爱的“老师B面”!
课堂上的他们,是知识的引路人;
生活里的他们,却是手艺人、美食探索家、脱口秀演员……
这个教师节,记者带你走近那些不曾被定义的教育者,看他们如何用热爱影响热爱,用鲜活唤醒鲜活。
讲台之上,传道授业;
生活之中,深耕所爱。
这,就是新时代老师的“双面精彩”!
致敬每一位在不同场景下闪闪发光的老师!
课堂上,神情专注讲解自动化专业知识的刘超老师,是学生眼中的严肃“理工男”。电路图、控制理论、代码编程……他的课堂逻辑严密、一丝不苟,偶尔推一推眼镜,问一句:“这个地方,大家都懂了吗?”
下课铃一响,走出教室脱下“教师外壳”的刘超,立即切换频道,变成一位热衷“寻味”的美食达人!
“我上课可能有点‘冷’,但美食,我是真的‘热’爱!”刘超笑着说道。他不仅亲自下厨,家常小菜、功夫硬菜一样不差,更是朋友圈里小有名气的“吃货指南针”。哪家烙锅香、谁家牛肉粉地道、哪个小巷子的豆腐圆子爆汁,他清清楚楚。
“做菜和做自动化控制其实有点像,都要讲究流程、调配和节奏感。”刘超说,“只不过一个控制的是火候,一个控制的是机器。”
除了爱吃、会做,他还喜欢撰写美食评价、分享探店心得,用自己的感受细致地描述食物口感与改进建议,活脱脱就是一位“舌尖上的工程师”。
“没想到刘老师还有这一面!”学生听说刘老师的爱好惊讶地说,“以前只觉得上课很严肃,原来生活中和我们一样的!”
教师节的特别时刻,我们看到了刘超老师严谨与热爱并存的双面人生。无论是在讲台上传授知识,还是在生活中探索美味,他始终真诚而专注。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王丹灵
编辑 骆航念
二审 李劼
三审 覃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