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想追看怡姐她的剧讲述她人生,记得关注不错过连载哦
今天是母亲节,继续《漫长的季节》第五篇,聊聊母亲可以不完美不伟大吗,这个话题。
(资料图片)
前两天,怡姐在一个音乐网站上看到有母亲节的音乐链接,打开收听,多是新的原创歌曲,听着有感动,又有不适。
这些音乐,都在歌颂母亲的平凡伟大,每一个都那么辛苦。
时间已经来到2023年,孩子眼中的妈妈,还是没有喜悦快乐的吗?
再一个,就是最近写的这部剧《漫长的季节》,很现实的剧,有时代感,人物和场景太过真实。
就因为太真实,越发看到,剧中的妈妈,太过沉默压抑,隐忍牺牲自我,甚至崩溃失去了生命。
母亲节,看到一些平台,一如既往在感谢妈妈,祝福妈妈母亲节快乐。
还有一些平台,有不一样的呼吁,不祝福妈妈母亲节快乐,更希望她们做自己。还有,就是希望妈妈,放弃完美妈妈的光环。
怡姐也想借《漫长的季节》这部剧里的妈妈,和年轻的,年长的妈妈们,说一句,妈妈可以不要那么完美和伟大。
《漫长的季节》,剧中有一个沉默麻木的母亲赵静 。
赵静,是沈辉的母亲,沈墨的养母。
她习惯沉默,因为孩子的父亲沈栋梁经济上主导位,精神上有掌控欲。
如果,一个家有这样的父亲,但人品正直,真心为家,传统母亲赵静忍也就忍了。
可是,这个父亲并不是常规意义的严父,大男子主义和爹味,他其实是个性格扭曲的变态,甚至犯罪分子。
自从养女沈墨来到沈家,10岁不到就遭到这个名义上父亲的骚扰甚至性侵,剧中有很多暗示甚至明示。
当父亲凌辱养女多年,母亲保持沉默,甚至回避。
母亲这样的沉默隐忍,只为家庭的表面和睦,为多病的自己争取治疗的机会。
为了私利,母亲赵静彻底成了父亲沈栋梁的帮凶。
这样没有是非观的沉默隐忍和家庭表面和睦,最后摧毁的不仅仅是一个生命,一个家庭,还像蝴蝶效应一样,影响很多人的生活。
赵静这个母亲,是真的没有自己的想法吗?
剧中有一个细节,马队到沈栋梁家调查,赵静默默取来一个热水瓶,给马队倒茶。
就是这里,马队发现沈墨拍摄的裸照,很可能是沈栋梁这个养父拍的,因为热水瓶和场景一致。
赵静用自己的方式在提醒马队,沈墨裸照的真相。
她有想法,却多年沉默,配合着沈栋梁,更可恶。
沈墨恨养母,“当初弟弟求你想留下时,你不说话,大爷侮辱我时,你不说话,你不说话就是好人了吗”
振聋发聩,这里母亲赵静的沉默是金吗?明明就是造成沈墨和更多人痛苦的帮凶。
母亲隐忍沉默,父亲赚钱养全家,父慈子孝家庭和睦,看来很完美?
完美家庭的背后,也许有多少不为人知的痛苦过往。
赵静这样的母亲,最怕面对的就是自己那颗心吧?她又如何面对养女沈墨的灵魂拷问?
一个母亲,如果可以扔掉贤妻良母的套子,面对自己的良心,善待家人的同时,有自己明确的是非观价值观。
不做完美的母亲,但成为一个真实活着的人,这样可以吗?
《漫长的季节》,明明只讲了一个东北的秋天,却漫长到影响了很多人的一生。
剧中,还有一个隐忍的母亲,只是这个母亲,更多是在隐忍家人,攻击自己。
她就是罗美素,王阳的母亲。
罗美素一出场,就有很多人说,太像自己的母亲了。
她很忙。一会儿给家人准备早饭,一会儿结绒线。
她焦虑,好容易坐下来,又担心孩子到处跑会不会学坏,要大家长父亲王响去关心一下儿子。
她自责,最常说,自己做心脏手术把家里的钱都花完了,厂里一直报不下来。天天忙着,连不到30元的毛线活也接,就家里生活好点。
仿佛,自己的命并不比那些钱金贵多少。
她隐忍,当丈夫王响责怪她,这不舒服那不舒服,抱怨她惯儿子,她默默不说话。
其实,她和儿子说的话很通透,妈妈这代人都活在圈里,不敢跨越这个圈。
她心里理解儿子,也明白丈夫,好脾气的她充当着暴脾气老爸和天真儿子两个人的粘合剂。
她心里没有自己,包括病弱的身体,儿子一句妈妈休息一下吧,她就开心很久。
像不像我们记忆中的母亲,好像她天生就是一个没有自己心情,也没有爱好和生活的母亲。
她,天生就该这个家付出。
完美的母亲,就是这样温柔沉默照顾着我们每一天,直到我们长大,离开家。
隐忍的罗美素,没有等到儿子长大离家闯荡,因为儿子王阳遭遇意外,突然去世。
这个病弱的“完美伟大“母亲崩溃了。
她太自责了,没看好儿子,想着丈夫责怪她惯着儿子,自己的病又花了家里太多钱。
在崩溃自尽前,她还是做好一个完美母亲的本分,招呼好来参加儿子葬礼的亲友们,甚至夸张的热情。
所有人离开之后,一个人用彩色毛线把自己挂上房梁。
儿子走了,她也不能独活,无法面对。
罗美素,可以不做完美伟大的母亲吗?伟大到可以因为儿子离开,自己也活不下去。
越是有人赞叹罗美素,我就越为这样的母亲心痛。
为什么要赞叹这样的母亲形象?
一个女人因为做了母亲,就要完全地牺牲自己的时间、精力,不关心自己的身体,最后为了儿子命都不要了。
赞叹这样的母亲,或许是符合传统伦理观中的母亲形象吧,贤妻良母无私为家,没有任何自我需求。
怀念那个年代里这样的母亲,是因为享受过这样无私的爱,自己无忧无虑成长到今天,活得拥有更多可能性?
我认同这个母亲的真实,那个时代,甚至更远的时代,有太多这样的母亲,为家奉献一切,有的像殷红的母亲,悲惨一生。有的像王阳的母亲,失去了生命。
更多的,是沉默,用家庭名字或某人妈妈的名字度过一生。
我不想赞叹想念无私奉献的母亲,更希望她多关心自己,对自己好一点。
李巧云,是难得从旧时代走进新时代的母亲。
她同样拥有传统女性美德,为了家人,她竟然牺牲自我,到风月场去陪酒。
只因为,厂里实在没活路了,丈夫和儿子身体都不好,还有老人要赡养。
一个可以彪悍到去领导办公室讨说法,砸酒瓶的女人,最终还是为了家庭,放弃了一些底线。
明明是良家女子,却被迫到了风月场。
李巧云作为一个母亲的牺牲,不比罗美素少,甚至精神上承担更大的压力。
她在夜总会上班,假装加班,给儿子唱童谣,一闪一闪亮晶晶。
这一幕,能不让人动容。
只是这样的母亲形象,并不是我们所习惯的贤妻良母。
李巧云挺到了新时代,丈夫和儿子都已经不在了。
她为家庭牺牲过,甚至有不堪回首的过往。
她为什么还能挺过来,没有像罗美素那样放弃自我?
也许恰恰是因为,她比罗美素有自己的追求。
从她后来自己开店,勇敢向王响表达感情,可以看出,她做事有自己的选择。
当初为养活家人去风月场,为维护工人利益找领导,都是她自己的选择。
有自己的追求,为家庭牺牲了无愧,失去了也不自责。
这样的母亲,是不是更让人感受到生命力?
活出生命力的李巧云,难道不比罗美素更让人赞叹吗?
在家里,她可以付出,但有自己的选择。
没有家,她依然可以一个人,勇闯新时代,甚至迎接一个新的家庭。
一个可以尊重她生命力的家庭。
李巧云,没有困在那个完美伟大母亲的标签里,她走出来了,她有能力迎接新的一天。
我更想赞叹这样的母亲,她有能力照顾家人,也能安住自己的人生。
剧中还有一个女人,同样有生命力的黄丽茹。
她年轻时,“浪“过,选择委身权势,做厂长的情人,最后落了个流产,终身不育的结局。
如果能生孩子,她倒很可能做一个追寻自我,不完美不伟大的母亲。
如果她有孩子,她会给孩子吃穿,和孩子做朋友,教她或他穿漂亮衣服,如何谈恋爱。
她不会是一个完美的母亲,她或许会培养一个学习没那么好,老师和上级未必很喜欢。
却很有生命力,将来能在社会上拼命折腾的孩子。
这样放任孩子生长,自己忙工作还爱美的母亲,怎么会符合传统意义上的贤妻良母?
于是,黄丽茹,就不配成为一个母亲,成为剧中那个一生不育的女人。
尽管如此,我还是觉得,排除最初那个错误选择,黄丽茹是最可能成为一个不完美却很有生命力,可以和孩子做好朋友的母亲。
当然最让人大多数人尊重的,或许还是那个尽到家庭责任,又能直面人生甘苦,选择新生活的李巧云。
不完美不伟大的人生,更可能活出崭新的生命力,不是吗?
当我们自己活在更多可能性的今天,我们可以对母亲说,您可以不那么完美,好好过自己的生活吧。
你说呢?
今天母亲节,你最想对妈妈说什么?是双眼含泪,妈妈,您辛苦了,还是拉着妈妈的手,妈妈,我们一起去逛逛街吧!
怡姐的这篇连载关于母亲,下一篇或许继续延伸母亲话题,又可能写这部剧的女性演技,敬请期待,她的视角她的故事。
高分剧《漫长的季节》剧评连载,第一次尝试纯女性视角书写非女性主角的戏,期待和你一起聊聊女人啊。
本文原创,图片为网络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