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观察 > 正文

豆瓣神作:中国诗词大会朋友圈

《中国诗词大会》都看过吧?为什么一个传统文化节目这么火爆?

我想是因为,中国人骨子里有一些诗性的浪漫。


(资料图片)

每个中国人,希望看到秋色美景时,脑海里升起的感叹是“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而不只是“卧槽好看”。

可是要花专门的时间去阅读古诗,尤其是去了解枯燥的相关历史知识,很多人估计都打起了退堂鼓。

很多家长都希望小孩读诗,可是你自己都不爱读的话,又凭什么逼孩子实现你的梦想呢?

那么,如果把“诗词大会”写成朋友圈,一个个古代诗人复活,在朋友圈分享自己的诗、一起斗嘴、一起谈古论今,是什么感觉?

就是这本被埋没的好书给我的感觉。

豆瓣评分高达9.9分,可是看过的人竟然那么少。

△豆瓣评分9.9分

当你像这本《哪些刷爆朋友圈的古诗词》一样,把「诗词」当成一种阅读趣味,很轻松,很享受,你才能真正沉浸进入,获得这笔无价的财富。

相信我,你很快就会读完一整本。紧接着,第二本、第三本。

如果要我评价这套书,第一个词,必然是有趣。那种孩子看了哈哈大笑、大人看了会心一笑的有趣。

第二个词,是有料。170首古诗,读一首诗,你就了解了诗人相关的文学常识、时代背景、历史知识、相关名人。

这两个特点,是怎么用“朋友圈”这个形式结合的?我举个例子,你就知道了。

就以这首李清照的名作《如梦令》为例吧。

第一部分,是李清照在“朋友圈”发了首诗,各路文豪来点赞评论。从评论中,你不知不觉就了解了诗歌的特色,和李清照在历史中的地位:

第二部分,是“搜一搜”。介绍了作者相关和诗歌相关知识,诗歌的翻译等。

第三部分,是“附近的人”,把李清照同时代的名人名家介绍了一遍。

第四部分,是微信“群聊”——“变着花样宠妻群”。在趣味聊天里,了解了李清照赵明诚的爱好、家族相关知识。

第五部分,是微信“私聊”。分享了李清照的另一首诗,和她的诗歌特色,以及一些“隐私”。

最后,是一个“收藏夹”,全书情景式配音,还有普粤双语音朗读!

*扫码即可在“喜马拉雅”收听,音频持续更新中,更新时期内可免费收听

请容许我简短地总结一下这本书的特点:

精选170首诗词,都是中国人必读名篇,也是中小学生必考篇目;

除诗词背诵外,拓展诗词历史、意境;

传统名画+创新插画配图,帮助记忆,引人入胜;普粤双语音频诵读,大人小孩一起领略古诗词韵味。

豆瓣有读者评论说,“家里两个孩子都很喜欢这套书,内容新颖,作者文笔一流”。可惜的是,这样的好书,竟然还有很多人都没看过。

01

趣味+古诗词+新知+文史

刷刷 “朋友圈” 学诗词

△实拍

一本已经出版的书,是不是好书,首先要看豆瓣评分和评论。

评分上面已经说过了,现在可以看看更多的豆瓣评论,基本上也是我看完的感受:

“知识干货很多,而且大部分是课外的。”“是近年来不可多得的好作品。”“我当初有这套书,学起来会轻松很多,对诗词的理解也会丰富和立体很多”

△豆瓣上好评很多

可以说,无论是内容的易读性还是知识浓度,这套书都是这些年罕见的好书。

可是,因为花城出版社擅长内容却不善营销,这样的好书却没有多少人读到。

现在的年轻人不太知道「花城」,但当年花城出版社可是鼎鼎大名。《花城》杂志几乎人人都在看,出版的书目也留下无数经典。当年就是他们慧眼识珠,发现了路遥、王小波和莫言等名家。

为了做这套《那些刷爆朋友圈的古诗词》,花城出版社集结了一批优秀的编辑和作家学者,花了多年时间打磨。

作者从诗山词海里,选取了170首千古名篇,全都是中国人耳熟能详的名篇,也是中小学生必读篇目。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些诗词并没有按照课本顺序编排,而是按照历史时间线重新整合。

三册书的目录

同一位诗人,不同时期、不同心境创作的诗,一目了然。

苏轼从出任密州知州时,直抒报国壮志;

再到谪居黄州时,不颓丧不畏惧的旷达胸襟

全套书一共有三册,横跨历史长河:

第一册讲东汉到唐朝的诗、第二册讲唐朝到宋朝的诗、第三册讲宋朝到清朝的诗。

有了年代背景作为时间轴,古诗词的创作背景、诗人的人生际遇和其他相关人物、事件、成语等等,也就有了串起来的线。

藏在诗词中的历史故事也跃然纸上。

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

爱听爱读故事是所有人的天性。

这套书就是在故事世界里为读者建构起一座诗词大厦。

读诗即读故事,读懂了故事,也就记住了诗词。

而书中串起这些故事的,也不是枯燥乏味的文章,而是利用了大家熟悉的「朋友圈」「附近的人」等非常有意思的板块。

五千年历史风云人物,在这套书里轮番上阵、嬉笑怒骂。 有诗人的朋友和伯乐,也有诗人的对家和决定诗人命运的皇帝。 于是读一首诗,成了像看电影一样的事,能够带入自己,融入诗人的社交圈。 刘禹锡和“附近的人”互动 ▼ 我印象最深的,是崔颢这首《黄鹤楼》,人人能背,却不知此诗当年给李白留下了巨大心理阴影。还由此生出了“太白搁笔”的说法。 读到这里,孩子自然会对这首诗刮目相看,忍不住多读几遍。 更让孩子懂得: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哪怕是诗仙李白,也有自愧弗如的时候。 当然,也因为李白的评论,日后想起《黄鹤楼》时,还会想起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和“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也有异曲同工之妙。如此拓展记忆,诗篇不再枯燥乏味,更像好友间的对话。 再比如:朋友圈文案。从曹植被亲哥逼出七步成诗,到贺知章漂泊五十年回乡,再到杜甫安史之乱中哀念盛唐...... 一句朋友圈文案,真实还原诗人性格,让诗词瞬间鲜活起来。全套书看下来,那些我们熟知的诗人,不再是一个个响当当的名号,而是一个又一个有血有肉,有故事,有态度的人。 他因为什么,说出怎样的话,也就不难理解了。 比如我就完全迷上了文武兼备、忧国忧民的范仲淹! 我敢说,看完这套书,对孩子来说,古诗词再也不是什么难事。 不必死记硬背,也能脱口而出。 02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积累故事素材,考试不用愁现在的考试题型,变着法儿刁难考生。像我们以前那样,靠死记硬背的方法学习古诗词,真的不够用了!

<选自小升初语文试卷>

当然,这套书最独具匠心的并不是上面这些死记硬背的东西。 而是在格局上,甩出同类书好几条街。170首古诗词,通通被置入5000年历史长河里,读诗即读史。比如:全网广播板块直接言简意赅地表明诗人当时所处历史时期和境地,读起诗来就更明其意。 而这些历史知识更会成为孩子积攒受用一生的智慧宝库。 当然这几句话远远不够,这套书还通过【群聊和私聊】板块,讲述了一个又一个文史知识点。你可以在这一板块里,了解历史事件,了解历代朝政政策,拓展历史趣闻轶事,积累成语典故。

“司空见惯”“呕心沥血”的成语竟然和这几个诗人有关?

“郊寒岛瘦”是孟郊和贾岛饥寒交迫的意思吗?

贺知章到底什么身份,他到底“狂”在哪里?

王安石变法到底变了什么?下场又如何?

很多知识点,连我也是第一次听说

比如写出“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诗人李绅,日后,竟然变得骄奢淫逸,百姓苦不堪言。

一个个历史知识点用对话的形式讲述出来,看得人忍俊不禁~

我自己读下来都重新学到不少知识,更不要说小孩子,一定能在快乐中记住这些历史。

当然,最基础的诗词和释义部分你也不用担心。 这套书专门设计了【搜一搜】和【意象大解密】两个板块。「搜一搜」详细叙述了诗人生平、全诗注释和译文。跟手机里的搜一搜板块呼应,能很快查找诗词中的重点信息。 直接帮孩子扫除了背诵诗词的难点,轻松掌握语文知识。而「意象大解密」则对诗词中会反复出现的高频词语进行解读。 把诗词中常用的意象解读得清清楚楚,让孩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03音频朗读+画作欣赏

为孩子营造一场古风视听盛宴

光是前面这些设计,已经足够罕见。

但更让我惊喜的是,这套书不光能看还能听。

每首诗词都配备了普粤双语音频,孩子看累了,听着音频磨磨耳朵,印象也会更加深刻。

*扫码即可在“喜马拉雅”收听,音频持续更新中,更新时期内可免费收听

粤语保留下来大量中古音,更接近诗词韵味,听粤语读诗词也是一种隔空与诗人对话的方式。 而用配音去还原书中“朋友圈”这些对话,有了准确的语气和情感作为加持,情境更加生动。

现在,我睡觉前没事也会听听,真的记忆深刻。

另外,这套书的配图也大有来头,活脱脱一个“艺术画廊”。

书中插入了许多书画名家的古典名作,有如此有底蕴的画面,学习和背诵都更简单了。

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中大好春景 配的是,清朝郎世宁画的《仙萼长春图》 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馆 ⬇️ 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烟柳街景 配的是,明代仇英画的《清明上河图》 现藏于青州博物馆 ⬇️ 除了传统画作,这套书还专门请漫画家,根据诗词意境创作出灵动活泼的插画。尤其是插画版的诗人形象,我自己看了都好喜欢。

实拍:爱东坡肉的苏轼

力图变法的王安石跃然纸上

⬇️ 如此一篇篇诗词看下来,不再只有枯燥的文字,更像动画一般在眼前上演。 诗人有了脸,有了神情,有了动作,场景也复现了诗词之美,读起来特别顺畅、有意思! 随便给大家看上几篇,都能牢记于心。

实拍:《如梦令》中

日暮误入荷花深处的李清照 ⬇️ 实拍:《赠汪伦》中 不舍友人的李白 ⬇️我只能说,这套书方方面面都想到并且做到了。 能早早读到此书,真是幸事,所谓耳濡目染,大致就是这样。 豆瓣9.9分真不是吹的,拿到手你就知道它值得! 暑假马上就要到了,我们也特地给大家争取了福利: 官方价150元,暑期福利价只需99元,相当于6.6折。适合喜爱诗歌的你,也适合小学、初中生,高中生。 希望未来,能再多一些这样有趣的关于诗词和传统文化的书。也希望这样真正的好书不会被埋没。

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服务号

即可购买

(领取50元大礼包,查询售后)

↙点击“阅读原文”,发现更多

关键词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