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关注 > 正文

红河州蒙自市雨过铺街道的稻田里谷穗飘香:一派丰收忙碌景象

当风里飘来稻香,就寓意着丰收的秋季到来了。

田野让人向往,伸手拥抱金色的“丰”景,让人感觉无比踏实。

丰收之喜

安宁 稻田里捉生态鱼

近日,安宁市青龙街道罗鸣村的稻花鱼迎来了大丰收,除了本地村民外,来捕捞的游客络绎不绝,欢声笑语溢满田间地头。

“今年的稻花鱼大丰收,两亩多的稻田养出了300多公斤的生态鱼,市场价每公斤45元。”养殖户张俊升说,今年他是第一次在稻田里养生态鱼,不仅吸引了来捞鱼的游客,很多餐馆也早早就来订购,根本不用愁销路。

稻花鱼以稻田中的腐食、水生昆虫、稻花为食,不需要额外喂养饲料,其在减轻虫害和草害的同时,产出的鱼粪还可做肥料实现稻田资源的最大利用。除了稻花鱼外,不久后,罗鸣村的稻田也将迎来全面丰收。

广南 八宝米即将集中收割

时下,文山州广南县八宝镇的4万余亩稻谷逐渐成熟,即将进入集中收割期。八宝镇平丰村迎来首个“尝新米庆丰收”节,壮族同胞们一起割稻谷、品美食、唱山歌,用欢声笑语庆祝今年稻谷丰收。

近年来,八宝镇着力打造世界稻作文化示范区,全力推进广南八宝乡村振兴示范园(田园综合体)建设。特色农业产业方面,规划建设2万亩精品八宝米种植基地、3000亩高端八宝米种植区和500亩育种繁育区,新建140亩八宝米产学研中心、308亩高原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园,并配套田园综合体智慧管理平台1个。通过不断优化八宝米的培育种植、精深加工,让八宝米产业发展成为致富产业、优势产业。

蒙自 农户收割稻谷忙

进入9月,红河州蒙自市雨过铺街道的稻田里谷穗飘香。走进田心村委会他乍口村,只见连片的稻田铺满金黄,稻穗上缀满颗粒饱满的谷粒。村民们忙着割谷、打谷、晒谷、装运,一派丰收的忙碌景象。

据介绍,田心村有848户3691人,他们充分利用5000余亩土地,发展水稻种植和番茄、葡萄、蓝莓、花卉等蔬果产业。今年种植水稻700余亩,预计产量42万公斤左右,将有力促进群众增收和粮食安全。

盐津 状元米喜获丰收

在昭通市盐津县落雁乡,5000亩状元米稻田阡陌纵横,收割机的轰鸣声、农民的打谷声在飘香稻浪中交织成一首丰收协奏曲。

连日来,趁着天气晴好,当地群众抢抓农时收割稻谷。“我种植了40亩状元米,今年收入7万元左右。”状元米种植户王文刚高兴地说。

落雁乡文化底蕴深厚,取名“状元米”,意为“家乡米育状元郎”。通过多年努力,状元米产业经历了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的飞跃。截至目前,全乡种植有机状元米达5000亩,主要覆盖龙塘村、落雁村、共和村群众3120户13650人,可实现户均增收2000元以上。

寻甸 万亩良田披金装

近日,昆明市寻甸县金源乡万亩水稻相继成熟,农民伴着谷香在田间劳作,抢抓有利天气进行收割。

金源乡属典型的低热河谷槽区,无霜期长,降水量充足,独特的自然优势为水稻生长创造了良好环境。金源水稻品质优、口感好,在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

今年,金源乡坚持核心田区不种其他作物,实施“水稻绿色高质高效创建项目”,保证优质水稻种植。全乡种植优质水稻1.07万亩,同时,发展稻田养鱼1000亩,发展稻虾养殖142亩。通过稻鱼共生、稻虾共生,大力推广生物农药技术,减少农药、化肥施用量,实现化肥、农药双减而产量不减,保障水稻高产高效,农民收入不断增加。

良田美景

勐海 农田为卷水稻作画

以农田为卷,用水稻作画,绘就出一幅幅妙趣横生的稻田画。在西双版纳州勐海县勐遮镇曼恩村委会曼拉村民小组,一片片金稻随风飘舞。

据了解,曼拉村民小组彩色稻田画项目是乡村文旅项目。曼拉村积极打造以乡村旅游观光和绿色生态田园农庄为主的发展新模式,不断提升生态旅游产业档次,使曼拉更有特点、更有傣味、更有品质,全面铺开乡村振兴、美丽幸福的小康画卷。

中秋节期间,当地还将举办手工收割水稻活动。手工收割水稻是传统的农耕模式之一,家长们可以带着孩子贴近稻田、贴近自然,体验农耕,让孩子热爱劳动、爱惜粮食。

湾桥 4色稻谷独具一格

海风吹稻浪,稻香飘苍洱。在红色、紫色、黄色、绿色4个新培育出来的稻谷品种成熟之际,大理市湾桥镇古生村洱海生态廊道旁呈现出立体的景色,成为秋收之前游客最喜爱打卡的旅游目的地。

“云南农垦集团大理苍洱留香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将绿色种植、艺术创意和科技培育相结合,按照绿色和有机种植方式,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承包管理模式,实现当地农户就近打工、还田于民,带动周边种植户优质、高效完成种植任务,每亩产值提高近3000元,为洱海保护、乡村振兴、粮食安全和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贡献力量。”大理公司生产部副经理王睿介绍,公司高标准实施洱海流域水稻绿色有机种植项目,依托湾桥镇古生村500亩种植基地打造古生乡愁小镇,依托喜洲镇、向阳溪、桃园3500亩种植基地打造田园综合体,形成十里稻花香、田园风光带和洱海绿色种植生态保护带,绘出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

品种上新

“楚粳48号”

西南地区首个高原常规粳稻国审品种

近日,从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传来喜讯:由楚雄州农科院高原粳稻育种专家团队选育的粳稻软米新品种“楚粳48号”通过审定并完成公示程序。“楚粳48号”成为西南地区首个高原常规粳稻国审品种,实现了全国高原粳稻国审品种零的突破,取得了走向全国的“通行证”,标志着楚粳品种走出云南迈出关键一步,实现重大突破。

“楚粳48号”是楚雄州农科院高原粳稻育种专家团队育成的粳稻软米新品种,2019年通过云南省审定,2020年入选云南省主导品种,2021年获云南省优质米金奖。2019年起,“楚粳48号”连续3年参加国家高海拔粳稻区域试验,在陕西、四川、重庆、贵州、湖南、湖北、云南等13个试种点试种,区试平均亩产707千克,比对照增产12.3%,增产点比例95%,产量居参试品种首位。

据了解,近年来楚雄州聚焦种业科技攻关和重点领域突破,不断建立健全科学育种体系,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着力打造全州高原粳稻育种尖端技术团队。通过40余年的努力,楚雄州粳稻良种“育繁推销”体系不断健全,以楚粳系列为代表的水稻品种选育能力达到省内领先、国内先进水平,共育成粳稻品种43个。目前,省内年均推广楚粳良种种植面积400万亩左右,占全省中海拔温凉稻区面积的89.3%,种植范围逐步扩大到云贵川13个地州45个县市和西藏、湖南、陕西等适宜区,部分品种被引种到玻利维亚、埃塞俄比亚、老挝等国家。

关键词 广南八宝乡村振兴示范园 洱海流域水稻绿色有机种植项目 稻香飘苍洱 品种楚粳48号 洱海绿色种植生态保护带 大理公司生产部副经理王睿

热门资讯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