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经济 > 正文

港股通首次纳入外国公司 机构:数量少但意义和影响深远

财联社3月7日讯(编辑 周新旸)前不久的港股通调整有一个变化,互联互通机制纳入了港股上市的外国公司。

虽然首次获得纳入的外国公司并不算多,只有欧舒丹(00973.HK)、新秀丽(01910.HK)、金界控股(03918.HK)和兖煤澳大利亚(03668.HK)4家。但中金认为,其意义和影响深远,也是互联互通机制和资本市场开放的新阶段。

以下是中金的研究观点:


(资料图片)

互联互通机制的进一步优化和完善。自互联互通机制2014年开通以来,南北向双向覆盖的标的数量和股票市值都陆续增加,南北向资金已分别累计流入约2.2万亿和1.9万亿人民币至港股与A股市场,成为市场投资者结构中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一进程中,互联互通机制也持续得到优化和完善,本次港股通纳入外国公司是继2014年底沪港通开通、2015年底深港通开通、2019年纳入同股不同权公司、2021年纳入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和2022年纳入ETF产品等多项变革以来,互联互通机制的又一次重要突破,进一步拓宽了中国居民配置港股市场的渠道。

中金认为本次沪深港通的双向扩容和改革,不仅有利于丰富交易产品种类、扩大可投资范围和提升交易活跃度,同时对促进两地资本市场相互融合、加速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进程均具有重要意义;

外国公司首次进入中国内地投资者直接投资范围,也是资本市场开放的新阶段。

近年来,随着居民资产配置迎来拐点,居民配置海外资产的需求也不断提高。这一背景下,在传统QDII/RQDII的基础上,内地与香港基金互认等机制使得国内投资者配置海外资产的渠道与选择空间不断拓宽。但上述方式或多或少存在包括额度限制、需要通过购买基金配置以及更加关注海外上市中国资产等问题,使得投资者始终不能通过简单高效的方式投资于外国公司。

本次港股通纳入外国公司则改变了这一现状,使内地投资者首次可通过港股通直接投资外国公司,为内地投资者配置海外资产带来了新的投资方向,打开了两地资本市场双向开放的新篇章;

在现有中国资产+外国资本已经较为成熟的模式下,中国资本+外国资产的突破有助于资本账户进一步的双向开放。

目前香港中资股(H股+红筹股+中资民营股)已占据港股总市值的70%以上,香港已成为中资企业上市融资的主要目的地之一,再加上陆股通和QFII等机制,海外资金投资中国的“中国资产+外国资本”模式已日趋成熟。

相比之下,中国资金投资海外的“中国资本+外国资产”还处于发展初期。此次纳入外国公司是该模式的重要一步,可纳入港股通也或将成为外国公司选择以香港作为上市地的重要驱动因素,尤其是那些业务主要在大中华区的跨国公司。

首先,外国公司纳入港股通后可引入中资,与内地资本的流动性对接,有利于提升公司多维度融资能力。

其次,外国公司纳入港股通快速拉近了内地投资者与外国公司的距离,不仅使外国公司走入了内地投资者的投资视野,也促进外国公司产品进入了内地居民的消费选择,使得国内投资者分享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增长红利。

最后,“中国资本+外国资产”模式的突破也将持续强化与深化中国与全球间的金融联系,推进资本账户间的双向往来;

香港作为对接中国与海外的连接点和第一站,其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将进一步被强化。

与其他国际金融中心相比,香港的最大优势来自于背靠内地“大市场”所赋予的区位优势与要素资源禀赋,是中国与世界之间的“超级联系人”。近年来,南向资金的持续流入有效提振了港股市场交投活跃度,为市场流动性注入新的活力。随着外国公司纳入港股通有望吸引更多海外公司赴港上市,叠加中概股回归以及内地企业赴港上市等契机,港股市场的结构也有望进一步优化。

在这一基础上,香港则更能够发挥在资本市场上独有的“背靠祖国,联通世界”的优势,吸引更多包括南向资金在内的资金与优质公司到港沉淀,在港股市场形成优质公司和资金间的双向正反馈,进一步巩固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

关键词 外国公司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