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资讯 > 正文

无锡新吴:文旅深度融合,撬动经济新跨越

江苏无锡东南部的无锡高新区,不少人对这里的印象是“产业发达”“厂房林立”。殊不知,这片22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还留存着厚重的历史文脉。无锡高新区另一个名字是“新吴区”,这里的“吴”就源于3200多年前泰伯奔吴的历史。沿着伯渎河——这条古老的人工运河,从梅村绵延至鸿山,一条吴文化资源的璀璨长廊逐渐铺展开来。

“国潮”非遗:从无锡走向世界

靠在墙边侧耳听,江南水乡悠悠,春夏秋冬是二胡走失的乡愁。梅村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兴办民族乐器厂,开启制作二胡的历史。目前梅村已成为国内重要的二胡产业基地。2011年9月,梅村二胡制作工艺被列入江苏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这里已经形成了以二胡制艺展示为基础、以二胡制艺体验为核心,融合成品名琴初鸣试音的二胡文创展示销售和二胡艺培为一体的文旅新场馆。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梅村的泰伯庙会是江南地区新年开春的第一个庙会,2014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去年12月,春节入选世界非遗,泰伯庙会也同步“打包”入列。今年,泰伯庙会的民俗巡游以“世界非遗”为亮点,在突出中华传统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的同时,将传统民俗表演与当下流行的国风快闪、定点演出、外宾融入等元素结合,集互动式、沉浸式、体验式于一体,让传统节日焕发新活力,推动“国潮”走向“世界潮”。

城市美学:自然与艺术交融

置身于绿水青山,最解城市生活的疲乏。大溪港湿地公园优质的自然环境已成为无锡市民家门口的多功能“会客厅”,也是新吴发展太湖沿线生物多样性保护、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发展理念的“样板间”。近日,生态环境部公布2025年度“生态环境科技成果科普化典型案例”评选结果,全国共有8个项目入选,其中江苏有2个项目入选,无锡大溪港湿地自然课堂是其中之一。

伯渎河沿岸,体育中心、文化中心先后启用,成为城市文体事业新晋地标。体育中心以穿梭于水面的舟楫为原型,与伯渎河水景形成“天水一色”的视觉效果。文化中心以“瘦、漏、皱、透”的太湖石美学为设计灵感,采用园林式折线布局,连接伯渎河景观脉络。

文化的种子,正在生根发芽。一座音乐公园商业新地标正在崛起。无锡交响音乐厅项目总面积10万平方米,以音乐为媒,串联商业与人文,集购物、餐饮、文化艺术、音乐演艺、创意培训、展示交流与生态景观等功能于一体,通过整合音乐厅、创意商业与城市公共空间,构建全新的城市艺术商业生态。

工业遗存:打开文旅新空间

当工业遇上文化,会碰撞出什么火花?1969创意工场,在保留上世纪“南方不锈钢市场”繁华工业记忆的基础上,拆掉废弃的厂房和不合理的建筑布局,重新规划设计、改造修建,进行LOFT办公空间改造,作为融潮流时尚、创意办公、商业餐饮于一体的新型园区,1969创意工场集结了一众网红买手店、家装设计公司、西餐咖啡、火锅酒吧等。

在格林美双碳博物馆前,一个造型科幻、气场十足的“绿色大力士”雕塑映入眼帘。这是由废旧的新能源汽车、燃油车以及报废动力电池等600余个零部件再制造而成,属于100%废物再生。博物馆里有一堵特殊的墙,全部由电子废弃物主板拼接铺设而成,里面包含着电脑、电视机、汽车的线路板。据工作人员介绍,每一吨线路板的含金量高达20克,像电脑、手机的主板含量甚至可以高达100克,而金矿的开采品位是每吨1克以上。因此,格林美也将线路板称作“城市金矿”。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季娜娜

关键词 最新资讯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