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深度报道 > 正文

聚焦!“产业强省”建设走出云南特色产业转型发展之路

党的十八大以来,云南省大力推进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绿色铝、光伏、先进制造业、绿色能源、烟草、新材料、生物医药、数字经济、文旅康养、现代物流、出口导向型等重点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实施“产业强省”建设,走出一条具有云南特色的产业转型发展之路。“十年来,云南经济总量连续跨越1万亿元、2万亿元新台阶,正在迈向3万亿元大关,在全国排位前进了6位,经济增长速度保持全国前列,年均增速高于全国2个百分点,发展方式从要素拉动向创新驱动、从总量扩大向量质齐升转变。”在“云南这十年”系列新闻发布会·重点产业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场发布会上,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王建新说。

产业发展实现新突破

党的十八大以来,云南省工业体系不断完善,烟草、有色、化工、建材等传统产业加速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转型升级,绿色食品、生物医药、新材料、电子信息产品制造等特色产业快速发展壮大,信创、石化等产业从无到有,移动终端、平板电脑、柔性显示器、机器人等产品实现“云南造”。

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全省产业绿色发展深入推进。十年来,全省节能降碳成效显现,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不断下降,能耗强度累计下降37.6%,碳排放强度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目标,云南以年均2.8%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年均8.5%的GDP增长。

“党的十八大以来,云南大力推动信息技术、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不断推进数字产业化发展、产业数字化转型,数字经济蓬勃发展。2021年,全省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实现营业收入1939.68亿元,增速22.8%。”王建新表示。

此外,云南加快推进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加强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滇中新区、边(跨)境经济合作区、综合保税区等各类开放平台建设,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加快对接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加大承接产业转移,深入推进区域经济合作,产业开放发展不断开创新局面。

高原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

十年来,云南农业产业化市场主体成倍增长。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从26户增加至58户,省级龙头企业从380户增加至1021户,龙头企业年销售收入从2012年的1150亿元增加至2021年的3700亿元,增加了2倍以上;国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从14家增加到243家。

“全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0%以上,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6%,全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0%,创建了一批农业数字基地,赋能数字农业发展。”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谭鸿明介绍,我省因地制宜发展“一村一品”,漾濞核桃、文山三七、华坪芒果、腾冲槟榔江水牛、宾川柑橘等11个产品产区先后列入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斗南花卉”已成为亚洲乃至世界鲜切花风向标,近七成云菜产品销往全国150多个大中城市,普洱茶品牌价值十年增长40亿元,连续十年稳居全国前列。

新兴产业推动工业转型升级

“我省全部工业增加值从2012年的3557.4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6555.8亿元,全国排名从第22位上升至第19位,占GDP比重提升到24.15%。”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总工程师杨晓明介绍。

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占全部工业比重由不到10%提高到15%,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石油化工产业取得突破,电子信息产业规模大幅增长,新能源乘用车和新能源电池产业实现“从无到有”的突破,新能源电池全产业链产值预计在2024年将超过1000亿元。生物医药产业持续增长,疫苗批签量达到全国的15%,位居全国第一,现代中药及化学药领域涌现出一批国内市场占有率前三位的产品。绿色铝硅工业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原来“一烟二电三有色”的产业格局正被重塑优化。

省内企业智能融合发展步伐逐步加快,制造业企业生产设备数字化率达到40.8%,实现网络化协同制造的企业比例达到7.7%,智能制造就绪率达到4.9%,73个项目取得省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认定。全省参与“两化”融合评估诊断和对标引导的企业数量排名,从全国第31位跃至第16位,“两化”融合深入推进。

十年来,我省累计培育创建省级以上绿色工厂114家(其中国家级67家)、绿色工业园区11个(其中国家级8个)、绿色供应链管理示范企业15家(其中国家级6家),组织申报并被国家认定绿色设计产品81种,昆明经开区列入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安宁、东川、兰坪、个旧列入国家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示范基地。

现代物流业实现数字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交通基础设施持续改善,为畅通国内国际物流大通道奠定坚实基础。铁路“八出省”通道建成6条,高速公路“七出省”通道除滇藏通道外均已建成,连接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成渝等国内主要经济区域的复合通道实现贯通,广覆盖航空网加快构建,与南亚、东南亚通航城市数量居全国第一位。

十年来,我省持续推进“通道+枢纽+网络”现代物流运行体系建设,引导和支持省内物流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拓展业务范围等方式实现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目前,全省已建冷库6440余座,库容约570余万立方米,各类型冷链运输车辆2000辆,冷链物流发展短板加快补齐;建成云南国际“现代物流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云南省道路运输信息平台、云南省邮政业大数据中心等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物流数字化转型步入快车道;启动实施云南建投物流国际智慧供应链示范中心项目,全国首个5G全场景智慧物流新装备孵化基地投入运营。

中越、中老、中缅国际通道高速公路境内段全线贯通,中越国际铁路联运通道运行良好,中老铁路建成通车并与泰国米轨铁路实现联通,澜沧江—湄公河国际航运通道实现集装箱运输零突破,中缅新通道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面向南亚东南亚和环印度洋地区的陆海国际物流大通道正在形成。

“我省持续支持企业‘走出去’到老挝、泰国、缅甸、越南等周边国家和地区设立境外物流公司。现有境外物流公司20家,建成海外仓8个,衔接内外的跨区域物流网基本建立,国际国内双循环物流支撑体系正加快形成。” 省商务厅二级巡视员殷永林说。

关键词 先进制造业 绿色能源 中越国际铁路联运通道 中缅国际通道高速公路 5G全场景智慧物流 现代物流云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