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观察 > 正文

德宏职业学院:坚持民族团结进步 书写扎根祖国边疆新答卷

德宏职业学院立足边疆,切实担负起“国门大学”育人兴边的神圣职责。

坚持民族团结进步书写扎根祖国边疆育人兴边新答卷

德宏职业学院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履行党建主体责任重要内容,成立了由党委书记、院长任“双组长”的领导小组,组建工作专班,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纳入学院发展规划和年度重点工作,形成“党委主导、行政负责、全员参与”的创建格局。近三年累计投入创建经费2500万元,在创建工作中选拔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先后表彰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50个、个人264名。

建立长效机制。深化“法律进课堂”活动,拓展普法教育形式,持续开展“反邪教”宣传教育、国际禁毒日、国家安全教育日、宪法宣传周等活动,教育引导广大师生切实增强“五个认同”。

探索学生融居模式。将来自全国13个省市及缅甸的学生混合编班,建立“二级学院—辅导员—班主任—团学干部—宿管员”五级联动联系学生管理制度,及时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将师生矛盾纠纷化解处理在萌芽状态,促进各民族师生生活交往、思想交流、情感交融、价值认同,营造“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浓厚氛围。学院相继被评为云南省文明单位、平安校园、文明校园。建立健全推广普通话、规范用字检查制度,学院内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宣传覆盖率达100%,150余名师生深入村寨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培训群众2万余人。

“1廊3馆5区”打造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基地

发挥“第一课堂”主阵地作用。面向全校学生开设18学时《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必修课,组建62人的专兼职教师团队,成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名师工作室,编写3本教辅材料,配套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大纲、教案、精品课件、微课等教学资源,打造《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精品课程。依托中医学、傣医学等专业,建成民族医药研究中心,深入推动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进教材、进课堂,入心入脑。

拓展“第二课堂”育人新途径。成立28个学生精品社团,重点打造傣族象脚鼓乐队、傣族葫芦丝乐队、景颇巴扎乐队、景颇迎宾乐队、阿昌乐队5个民族特色乐队。每年在校内举办民族节庆活动,师生参加万人象脚鼓、千人刀舞、千人孔雀舞,助力德宏州成功申报吉尼斯世界纪录。学院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获国家体育总局举办赛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

形成“1廊3馆5区”基地育人体系。1廊:红色驱动中国梦——德宏职业学院党建文化长廊。占地面积800平方米,有108平方米浮雕、268块展板,作为马克思主义学院校内教学点和新生入学思想政治教育“第一课堂”。3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馆、民族健康教育馆和民族医药生物资源展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馆面向广大师生群众宣讲、传播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引导师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先后有国内外200余家单位、3.5万人次到校参观学习。同时,发挥数字化技术的优势,拓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馆数字场馆内涵,使教育馆线上“云游览”成为现实。民族健康教育馆是集教学、科研、科普于一体的人体结构标本馆,增强健康意识。民族医药生物资源展馆全面展现生物多样性,让师生了解、识别民族医药药材,保护传承德宏特色民族医药文化。5区:在教学区、宿舍区、餐饮区、运动区、办公区,打造党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宣传点,营造“处处有党课,时时受教育”的浓厚育人氛围。

研究中心为地方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

在云南省率先成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中心”。搭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平台,德宏州与云南民族大学签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战略合作协议,与中共德宏州委党校、云南艺术学院、楚雄师范学院、大理大学等建立研究合作关系,整合专家教授资源,组建科研团队,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工作,建立民族团结进步共建机制。

促进教学科研工作提升。组建科研团队,开展《民族地区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育人模式的研究》《德宏州大中小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程思政教育模式研究》等课题研究,编写《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读本》《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论文集》,近三年获得相关科研立项20余项,发表论文200余篇。举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程思政说课比赛,为各族干部群众提供学习交流平台。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立德宏职业学院民族医药文化研究中心,包括民族医药蜂疗研究所、民族医药种植基地、民族健康教育馆、民族医药生物资源展馆、傣医药传承工作室、梅普都景颇医药传承工作室、民族中医实训室,开展民族医药文化研究。建设葫芦丝文化展室、葫芦丝加工制作室和“绘勐傣”傣族剪纸工作室,开展葫芦丝加工制作、傣族剪纸、油纸伞、彩陶制作等非遗技艺传承与创新。获云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总冠军金奖、全国铜奖1项,全国第六届大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1项。拓展非遗项目研究成果,研发推出5大景颇药核心产品“1款冲剂4碗酒”:胃诺迟冲剂,景颇胡蜂酒、景颇醒神酒、景颇壮体酒、景颇跌打酒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景颇植物药用酿酒海树山花”。制订德宏州技术标准《凹纹胡蜂地方养殖技术规程》,成功实施德宏胡蜂产业扶贫发展项目,通过胡蜂养殖助推产业帮扶,研发蜂疗药酒、喷剂、药油等产品,部分科研技术产品上市,得到市场认可。

传承胞波情谊发挥国门大学窗口桥梁纽带作用

德宏职业学院发挥国门大学窗口、桥梁、纽带的作用,承办两届“孟中印缅卫生与疾控合作论坛”和“首届澜沧江—湄公河六国大学生友好交流周活动”,共有9个国家和国内的632名代表出席;选派20名教师到中国驻缅大使馆、曼德勒云华师范学院等挂职支教;举办中德老年护理教育班、移植德国汽车行业办学模式;对外籍来华务工人员进行技术技能、跨境电子商务、旅游饭店等培训,为缅甸培养了600余名医务人员及实用技能型人才,树立国门形象,推动国际交往交流交融。

助力边境疫情防控。新冠疫情发生后,学院师生积极发挥学科专业优势,4000余名师生主动报名,先后有16支志愿服务队奔赴瑞丽、陇川等边境一线、重点防控区域参与疫情防控志愿服务。成立瑞丽抗疫师生服务队临时党支部和临时党小组,让党旗在抗疫一线高高飘扬。

依托紧靠缅甸珠宝玉石原产地、瑞丽东方珠宝玉石集散地的区位优势,开设珠宝玉石鉴定与加工技术、电子商务等专业,发挥校内珠宝玉石加工与营销专业生产性实训基地作用,平均每年为地方输出300名具有较强综合应用能力的玉石专业人才,毕业生就业去向落实率达99.8%。学院代表云南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珠宝玉石鉴定赛项获团体三等奖,获省级相关奖项36项。

德宏职业学院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重任牢牢扛在肩上,同心同德、同向同行,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沿边高水平示范职业大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云南篇章贡献力量。

关键词 缅甸珠宝玉石原产地 瑞丽东方珠宝玉石 绘勐傣傣族剪纸工作室 葫芦丝加工制作室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