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高效物流、便捷通关以及密切协作不断助力开辟新市场。去年8月,首次进入中国市场的马来西亚鲜食榴莲首航落地河南,从果园采摘到中原大地仅需36个小时。马来西亚凤梨、山竹、椰子等优质水果也纷纷“打飞的”来到河南。
共享互利共赢合作成果
共建中国-马来西亚“空中丝绸之路”双枢纽产业园、推进郑州-吉隆坡“空中丝绸之路”航空货运合作、推动东南亚优鲜果蔬出口中国、签署入境旅游包机合作项目协议……论坛上,与会嘉宾对接合作意向,达成一个又一个合作项目。
嘉宾们表示,在航空物流带动下,中马双方持续互动,生动展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成果和新业态,合作正呈现全方位、多层次、多元化的发展态势。
曾到河南考察的马来西亚国陆控股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陈文豪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河南在冷链物流等领域的先进水平令人印象深刻。“我们对合作前景充满信心,期待借助‘双枢纽’平台,汇聚马中企业力量,加快项目落地,打造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新空间。”
马来西亚航空货运及物流公司特力博首席执行官皮特·差伦翁沙向记者表示,该公司与中方合作伙伴仅用约一年时间便建立起稳定的合作网络,展现了双方在跨境电商和物流领域的合作潜力。
“展望未来三到五年,我们期待通过吉隆坡与郑州的紧密联通,把中国14亿人口与东南亚7亿消费者有效连接,让千万家东南亚中小企业拓展更广阔市场。”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