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深度报道 > 正文

大学生校企共建怎么才能走得远 共建之后不能依旧是“两张皮”

据都市时报报道,为弘扬滇南医学,创新滇药发展,8月26日,昆明皮肤病专科医院正式与云南医药健康职业学院签署实践教学基地协议,并组织院校学生开展首期医教协同教研活动。

云南医药健康职业学院校方代表和多名省内中医药学工作者共同前往医院制剂室,参观制剂生产、质控、成品质量检验等环节,并开展实地教研。

校企共建,对于企业和学校来说都不是什么新鲜事。企业需要学校的科研资源和人才输出,学校则需要提升学生的专业实践应用水平,也需要企业的科研成果转化能力。看上去,校企共建应该是双赢的局面。然而,在实际过程中,共建成功的案例并不多,大多数项目在挂牌后,都缺乏进一步不断深入推进合作的机制,合作往往流于表面化和浅层化,以致校企双方都常有“鸡肋”之感。

我与云南某高校一位学科带头人交流的过程中,她曾坦言:共建一段时间后,学校会觉得企业“不重视理论研究”,企业会觉得学校“不重视实践应用”,双方缺乏常态化运营合作的平台,这是很多校企共建项目难以走远的深层次原因。

学校重视理论研究,企业重视实践应用,本身都没有错。也有很多校企共建项目通过双方共同注资,成立新的实体,尝试解决这个矛盾。这个构架中,往往是学校负责提供智力支持,企业负责提供生产资源,但即使这样,很多这样的实体仍然走得很是费力。企业更看重眼前的盈利项目,学校投入的师资等力量则担心在教学中被逐渐边缘化,同时更在意校方的教学科研项目。目标不同,追求有异,很多这样的实体虽然有一群专家和知名企业挂着头衔和招牌,却仍有“名不副实”之嫌。

校企共建,怎么才能走得远?

如果共建之后依旧是“两张皮”,就很难达到双赢的效果。因此,必须走向深度融合。校方,需要有师资团队介入到企业的生产和经营中,切实把专业发展前景研究成果应用到企业的日常决策中来,并把师资团队在企业中的贡献和实战水平纳入学校的考核体系中来。这个层面,不用担心相关的老师会不会因此“一心二用”,降低其教学积极性和科研水平。没有实战能力的老师怎么可能培养出具备实践经验的学生?而企业,也应该有技术团队、管理团队介入到学校的日常教学和科研项目中,并把他们的专业课实践教学成绩和科研成果转化率纳入到企业的绩效管理制度中来。

毋庸讳言,这样的深度融合对于校企双方来说,都具有很强的挑战性。尤其是其中的制度设计,需要因地制宜并不断修正,这对校企双方来说,都会增加很多工作量。但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双方不仅因此可以最大程度地消除本位主义带来的隔阂,企业还能够真正借力学校的智力资源,增强其生产经营活动的竞争力。学校也能切实提升师生的专业实践水平,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率。

关键词 云南医药健康职业学院医教协同教研活动 制剂生产 昆明皮肤病专科医院 云南某高校 实践教学基地协议 校企共建

热门资讯